網頁

2012/4/30

幼兒園的自然觀察課程

在一個特別的機緣之下,接到幼兒園園長的邀請,為學齡前的小朋友進行自然觀察的課程。這份任務對於自己而言,是一個全新的學習。一開始不諱言地向園長老師表明,自己過去的活動帶領經驗偏向於成人,對於兒童雖稍有接觸,但尚未有充足的經歷,而面對學齡前的孩童更是史上頭一遭。
在接下這個任務之前,自己也是頗為猶豫,畢竟對於學齡前的幼兒所知甚少。但目前針對幼兒自然觀察引導的課程甚少,然而環境教育原本就該往下扎根,因此便欣然接下這個任務,也希望自己能藉由這個機會累積幼兒自然引導的經驗,往後可以帶領更多的小朋友接觸大自然。很感謝園長老師願意給予我這個機會學習。

一開始上課,做了不少的嘗試:
讓小朋友合作拼湊一片葉子,結果發現這麼小的小朋友還不懂得「合作」,反而為了一小塊葉子而吵架;讓小朋友拿著蠟筆畫葉拓,結果小朋友的力氣太小,反而無法清楚的把葉片紋路拓印出來;好動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朋友,拍得再好的照片,所做成的PPT簡報,對他們而言,也只有五分鐘的專注力…

幾個月的課程進行下來,經由逐步的摸索,不斷的嘗試,漸漸地較為熟知小朋友的認知程度,而尋找出較為合適的引領方式。對於好動而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小朋友,發現他們在聽、看繪本時,注意力是比較可以持久的,因此建立我上課的模式,先運用相關的繪本進行引導,然後再帶到戶外觀察探索,最後回到室內分享。分享的過程中,則儘量鼓勵小朋友分享及提問,藉此了解孩童的認知程度。

雖然只是四歲與五歲的差別,但卻發現五歲的小朋友比較容易發現小生物,四歲的小朋友比較需要引導,不過也還是會有個別上的差異。熱情的小朋友在每次觀察之後,都會很認真地舉手與我分享他們的觀察所得。甚至會好奇的問我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,曾經在介紹鳥類的課程中,與小朋友分享《誰的羽毛》繪本,光是提問就用了一節課。看著他們對於自然的探索,以及天真可愛的笑容,雖然再累也覺得很開心。

美國的瑞秋.卡森女士曾經說:「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有一個大人把他帶到大自然的面前。而孩子如果要一直擁有他天生的新奇感,那麼,至少要有一個能分享他新奇感的大人陪伴著,與他一起重新發覺世界的喜樂、驚異與神秘。」因此幼兒的自然教育重點在於陪伴及引導,若能一對一的陪伴會是最好的,但在一般都市學校的校園環境是比較無法做到這一點。上學期我一個人帶領兩個班~中班13位、大班23位小朋友,這樣的人數對於我而言是十分大的壓力,因此這個學期,找了另外二位伙伴一同來協助執行這個部分。多了二個人,便多一些討論,在引導上也比較可以照顧到較多的小朋友。不過仍然會受限於活動場域由於校園或是旁邊的綠帶,可見的物種有限,因此我們常常得請一些小昆蟲、小動物進來,讓小朋友觀察,之後再將這些小昆蟲帶回去。往後期待可以一個月或是一季,辦一次戶外教學,帶領小朋友到自然生態較為豐富的地方去觀察去體驗。

除了學校老師的引導,家長的陪伴也是很重要的。學校的課程難免在時間及空間上有所限制,若平時家長能多帶領小朋友到戶外走走散步,鼓勵他們去探索、去觸摸、去發現,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,累積他們探索的經驗,那麼小朋友會學習成長得更快。

我們人類是來自於自然,當我們身處於大自然之中,總會有一種回歸的感覺,給予我們安定沉靜的力量。在大自然之中玩耍,不僅可以激發小朋友的好奇心、想像力及創造力,也能夠讓小朋友情緒較為穩定及專注。在現今科學發達的時代,許多小朋友被電視、電腦、電動玩具佔滿了所有的生活空間,當他們到大自然之中,反而不知道該怎麼玩,他們會抱怨沒有電視,沒有冷氣,逐漸與自然疏離的孩子,漸漸地也會衍生出許多負面的影響。由於我和其他二位工作伙伴曾經都有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快童年,也深自感受到環境教育的重要,因此我們願意花時間來經營幼兒自然引導這個部分,也期待能將所累積的經驗,建立起幼兒自然引導課程的教案,並推展擴及到更多的學校。

這篇文章來自於濱江附幼為校內刊物的邀稿,寫於2012年4月30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